第三百零五章:沐英凯旋,朱棣兵法实战_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优书网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三百零五章:沐英凯旋,朱棣兵法实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零五章:沐英凯旋,朱棣兵法实战

  “怪不得朱解元这般刚正不阿,原来也是苦出身!”

  “可不,服徭役,修过河堤,往辽东送过粮草!”

  “人家朱解元修河堤,还能在秦淮河畔赚钱,哈哈……那位刘公子提及朱解元,就恨得牙痒痒,据说被骗了,朱解元卖的就是普通烤鱼,还说要找朱解元算账。”

  “朱解元做事痛快啊!”

  ……

  “朱解元可不止会考科举,人家朱解元允文允武,去辽东送粮草,还在山东配合朝廷剿匪……”

  “原来,太子爷推行的竞拍包税,都是朱解元最先提出……”

  ……

  酒肆,阁楼。

  包间内。

  两人开着窗户,听窗外楼下,路边茶摊,一群小民百姓热闹议论。

  胡惟庸唇角含笑,关上窗户,“恩师,朱四郎江宁服徭役、去辽东送粮草之事,已经被挖掘出来,不久后,朱四郎在土桥村之事,也会曝光……”

  朱四郎、徐大丫……

  这些信息陆陆续续被挖掘出来。

  金陵百姓联想此前,朱四郎曾得燕王引荐,担任督查官。

  ‘朱四郎与朱棣’的真相,就会慢慢浮出水面。

  “等春闱张榜后,学生就会让整个金陵都知道,朱四郎就是朱棣!”

  李善长并未高兴,眉头紧皱,“竞拍包税,也是你安排人放出去的?”

  胡惟庸过界了!

  怎敢把竞拍包税也加进去!

  他有些担心,胡惟庸把事情搞得太大。

  别没捧杀朱四郎。

  反而招致朱皇帝盛怒之下,雷霆打击。

  胡惟庸摇头:“恩师,学生怎会如此不知深浅,不分轻重。此事是一些在京江宁人,泄露出来的。”

  成功勾起金陵百姓对朱四郎强烈好奇后。

  犹如车轮从山坡滚落,有些事,就不受他控制了。

  别说他。

  就是朱皇帝,也控制不了。

  虽不是他所为,但也乐意见的。

  甚至,他已经改变计划。

  撤回他安排的人,以后就利用这群怀恨朱四郎的江宁士绅,引导愚民,推高朱四郎声望!

  他藏到更深处!

  “不是你所为就好。”李善长松了口气,“沐英等人就要回来了,沐英……”

  他们师生有闲工夫,来酒肆,听百姓如何议论朱四郎。

  还是沾沐英等人光。

  蓝玉、沐英打的很漂亮。

  月余前,沐英终于攻克点苍山、洱海,大理段世投降。

  估摸着,就在这几天,就会凯旋。

  前方战事平息,朱四郎又在考进士,给老朱家长脸。

  朱皇帝高兴,就准大家休沐一天。

  ……

  “沐英?”胡惟庸皱眉,“洪武九年,朱四郎喊出争储夺嫡,他都没表示,现在会?”

  李善长笑笑,“你不懂沐英……”

  他很早就跟着朱皇帝,几乎看着太子和沐英一点点长大

  沐英对太子的兄弟情。

  比太子对朱四郎的兄弟情更厚重。

  ……

  “洪武九年,沐英没任何表示,是因朱皇帝已经惩罚朱四郎。”

  可现在不同。

  朱皇帝对朱四郎,表现出不输太子的喜爱。

  朱四郎又在各方推动下,风头正盛,一副咄咄逼人姿态。

  沐英极有可能站出来,维护太子……

  而且,以他对沐英的了解。

  虽然比蓝玉年轻,但绝不会像蓝玉那般,维护太子。

  ……

  胡惟庸听着,唇角笑容渐盛:“恩师,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。”

  ……

  皇宫。

  御书房。

  “陛下,在金陵有产业的一些江宁人,因为怀恨,偷偷散播,朱解元才是提出竞拍包税的第一人……”

  蒋瓛汇报同时,偷偷窥探朱元璋……

  内心极度愉悦。

  朱四郎得罪人太多了!

  散播消息的江宁人,就是竞拍包税利益受损的士绅。

  以前,朱四郎就是个农民,窝在土桥村。

  没机会。

  如今不同。

  朱四郎考科举,还连续冲刺,已经是举人。

  若此番再榜上有名,就是进士。

  江宁士绅,此时散播朱四郎是竞拍包税首倡者,用心很恶毒。

  ……

  去岁,太子凭借铁腕推行竞拍包税,很是在百姓心中,刷了一波贤明。

  这个时候,传出,太子并非竞拍包税首倡者。

  江宁士绅,摆明想要在朱四郎考中举人,最风光时,被太子记恨。

  若他们知道,朱四郎就是燕王朱棣,肯定打死也不敢这么干。

  可惜,不知。

  不知的好,不知的妙!

  当然,以他对太子的了解。

  太子不可能因一件事,就厌恶朱四郎。

  不过没关系,一件件不舒服的事情,不断积累。

  量变定会引发质变。

  只要不堵住这群江宁士绅的嘴,接下来,朱四郎在土桥村做的其他事,也会传开。

  金陵尘嚣喧上的热议,不断通过锦衣卫枝枝蔓蔓触手,汇总到镇抚司衙门。

  让他有种强烈预感。

  太子和朱四郎迟早反目!

  皇爷呢?

  会为太子,再次打压朱四郎吗?

  蒋瓛迫切想从朱元璋脸上,窥探到一点点,他想要的痕迹。

  可……

  让人很失望。

  朱元璋脸色平静,低头审阅奏折,待蒋瓛话落后,点头,“咱知道了,继续监视金陵城风吹草动。”

  “臣遵旨。”

  蒋瓛失落应了一声,弯腰小碎步倒退,来到殿门处,才转身……

  转身时,不死心,又偷偷窥探一下。

  最终彻底失落离开。

  走出御书房,拧眉,边走边琢磨,‘皇爷到底要做什么?难道在皇爷心中,已经可以为了朱四郎,让太子爷牺牲点,委屈点?’

  ……

  蒋瓛离开许久。

  朱元璋批示完面前折子后,才抬头。

  揉揉眉心。

  身子后仰,脖子枕着龙椅靠背,仰头盯着悬于头顶的黄金龙首。

  怔怔出神。

  他很清楚,这世间没什么真命天子。

  每一个真龙。

  只有经历艰难险阻的‘走蛟’,才能蜕变成真龙。

  原本,他没有磨刀的打算。

  标儿的能力,只要给他选拔出一批优秀文武官员。

  守住大明江山同时,依托他打下的这份家业,继续开拓,也绰绰有余。

  老四的优秀,逐渐展露后。

  他就动念头:标儿是不是也可以更优秀?

  所以,当标儿提出,想亲自挂帅时。

  他答应了。

  这时,还没坚定磨刀决心。

  标儿自己给自己,弄了一堆条条框框,弄得自身压力很大,活的很累。

  他犹豫……

  担心磨刀,标儿承受不住。

  一把刀,如果已经到了极限,再打磨,不会锋利,反而会断。

  老四回宫那晚,一起吃饭,话里明里暗里都怀疑,他提出:请刘伯温出山时,就在筹划磨刀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stxt.cc。优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ystxt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