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九章:燕藩,蝶变!_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优书网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四百四十九章:燕藩,蝶变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四十九章:燕藩,蝶变!

  马大忙从怀中掏出一张纸,递给问话的读书人,“俺是山西人,孤儿,以前是山西富商孙家的伙计,家里没人了,这是俺东家给俺写的介绍信。”

  读书人接过扫了几眼,抬头,打量着马大。

  哼!

  忽然冷哼一声,“我看你不像山西人,像是蒙古人!”

  “对对对,俺是跟随燕王到的示范区,然后被山西富商孙家大掌柜相中就做了伙计……”

  读书人再次审视马大几眼。

  把文书交给身边的年轻人,“朝廷这边没问题了。”

  年轻人丝毫不介意读书人的冷淡傲慢,接过介绍信后,起身,冲马大抱拳,“马大哥,燕藩欢迎你的加入,我们办事处提供短暂的住所,同时提供免费饭食,不过,住处是大通铺,饭食也是普通饭食,马大哥是住在我们办事处,还是自己找地方住……”

  “俺就住这里吧,俺还想早点了解了解燕王治下的一切,听说,办事处专门有人会介绍……”马大憨厚笑着。

  哈哈……

  年轻人笑着点头,“对。”

  话中,为马大登记好后,作一请的手势:“马大哥往左走,进了左边的院子,有人负责为你安排住处。”

  马大憨憨笑着离开。

  走远一些。

  扭头看着读书人和年轻人。

  小声嘀咕,“代表燕藩这个年轻人挺亲切的,倒要看看去看看,明四皇子的燕藩治下,到底是个什么模样!”

  马大是他的化名。

  他叫绰罗斯·马哈木!

  大明北征,朱四郎力挽狂澜,灭北元王庭,卷着百万草原部落南下,在长城以北、阴山以南,临走之前,为大明王朝建立了一个蒙汉示范区后。

  阴山以北的广邈草原,失去一个领导核心后。

  就彻底乱了!

  他带着绰罗斯家族的部众,联合西蒙古的太平、把秃孛罗,结成联盟,与东蒙古阿鲁台、鬼力赤等人,狠狠打了几场,彻底占据优势上风。

  但也无法吞并东蒙古的情况下。

  对绰罗斯家族部众进行梳理后,将首领的位置,传给儿子脱欢,就南下。

  先去了示范区。

  示范区的汉民还不多。

  只是从山西、陕西迁徙了数万无地汉民。

  但示范区的变化已经十分明显了。

  他是今年冬天去的。

  亲眼见到,示范区内降雪,积雪掩埋草场,牛羊吃草困难期。

  牧民把经过一个春夏秋,养的膘肥体壮的羊宰杀,切块,用草原随处可见的羊油,加盐巴,腌制在一个个大缸内。

  然后被中原来的商队购买走。

  换成中原的茶叶、盐巴、铁锅之类在北方草原,十分紧俏的货品。

  十户为一个乡土村社的半耕半牧户。

  冬天吃上了除肉外的玉米窝窝,或者直接煮玉米粒。

  喝着秋季,自己用玉米秸秆酿制的玉米酒,酿制过的秸秆也没有浪费,竟然挖出一个大坑、压实、掩埋。

  冬天,产仔的母羊,就吃这种发酵过的玉米秸秆。

  他观察了,母羊虽然在冬季,依然掉膘,但不像以往,大面积饿死冻死。

  羔羊成活率极高!

  来年,不产仔的羔羊长大,在冬季,又会被腌制,贩运回中原。

  当时他真的惊呆了。

  昔日的同胞。

  如今做了大明百姓,整个冬天,窝在蒙古包内,使用着从燕藩贩运回来的一种铁炉子。

  在温暖的蒙古包内,男人们一边喝酒,一边用马头琴、二胡弹奏着草原曲子,女人们唱着歌跳着舞。

  若说有什么不和谐。

  那就是谁走出温暖的蒙古包,去喂牛羊时,男人和女人,总会发生一些争执。

  草原的女人会说:你看人家隔壁汉民迁民家庭,男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!

  这时,喝醉的蒙古汉子们,总是嚷嚷着:你是蒙古女子,要保留蒙古的传统!

  最后摇摇晃晃,走出温暖的蒙古包,在冰天雪地中,撒泡尿,打个激灵,骂骂咧咧去喂牛羊。

  他看到,百万蒙古人,正在放弃蒙古人的传统。

  主动去拥抱中原!拥抱中原的习俗!

  这样一幕幕,看在眼里,直教人浑身发寒。

  而这一切,都是明四皇子亲手缔造的!

  所以,他想出去,去明四皇子治下看看!

  去向曾今的敌人学习!

  据说,下个月就有海商来金陵,在海上飘荡一个月,先去东番短暂休整,再经过一个月,就能抵达明四皇子,正在集中所有力量,开发的吕宋!

  ……

  东番。

  工业区。

  高四丈、直径两米多的巨大高炉前。

  朱棣仰头看着。

  蒋进忠在旁边介绍,“王爷,今年一年,我们向朝廷贩运了一千船次的各种农具,随着朝廷乡土村社开始全面铺开,未来,农具的需求量会十分高,至少,这种需求量,两三年内不会结束……”

  “另外,永昌侯蓝玉和忠信侯张玉,以示范区的名义,向我们订购了十万套铸铁炉子,今年只交付了一万套……”

  ……

  朱棣认真听着。

  张老大被父皇册封为忠信侯。

  有点低了。

  不过,对于大明朝堂而言,这个爵位,比较合适。

  毕竟,如蓝玉、沐英大哥都只是侯爵。

  他估摸着,等示范区建好后。

  凭这个巨大功劳,张老大应该能封公。

  “今年,臣终于不用为钱发愁了,截至目前,刨去迁民花费,开发吕宋花费,以及战争花费、海军新建战船,目前还节余一百万两银子,是咱们来到东番后,唯一一年,年终不拉饥荒,兜里有钱的一年。”

  朱棣不由笑了。

  转身拍了拍蒋进忠肩膀,“再坚持三四年,今年,谭渊、柳升他们已经扫清中央吕宋地区以北,两个地区的所有敌对势力,柳升的第二镇,在战争中扩编,实战训练,已经成军,明年,咱们两个镇,又四个混成协,横扫吕宋南方势力,一年根除其精英层,接下来,就是安定建设期了,军事支出少了,整体支出会少很多。”

  “走,带我去新铁厂看看!”

  蒋进忠笑着点点头,迫不及待走在前面。

  很快,来到鸡笼河上游,河道较为陡峭,水流湍急,冲击力较大的区域。

  “王爷,新铁厂需要借助更大的水力,所以只能搬迁到这个移民村,这里的百姓移居到其他地方了,臣给每户,每个人,补偿了五两银子,并且帮助新建房屋,绝对没有亏欠百姓。”

  “进忠,你办事我放心。”朱棣点头同时,加快脚步。

  轰隆隆……

  随着靠近前面围墙,轰鸣声渐渐清晰。

  蒋进忠带领下。

  朱棣进入院子瞬间,眉头不由一挑。

  快步走过去,热浪袭来。

  出铁水的漏洞,火红的铁水流淌出来,流入一个个薄且宽的槽子里。

  刚刚凝固,几个匠人就用大铁钳子,夹着大约一厘米厚的巨大铁片,来到前方一个水力驱动风箱的方炉内。

  短暂预热后,夹着巨大铁片,放入前方水力驱动的滚轮。

  一道道缝隙越来越窄的滚轮不断挤压,通过所有滚轮后,形成一张巨大铁皮。

  想到借助水力很不错。

  朱棣又走到一个一人高的小高炉旁。

  蒋进忠介绍道:“王爷,这就是炼钢的小高炉,通过坩埚实验后,暂时只能建设这么大的炼钢炉子,再大了,无法搅拌,匠人们说,无法全面搅拌,吹入高炉内的空气就无法和生铁水全面接触,就练不出这种直接用来铸炮、铸火铳管的钢……”

  朱棣点点头。

  充分接触氧气,主要是为了降低生铁中的碳含量。

  太大了。

  搅拌不均匀,氧气接触不充分。

  现在的技术条件,根本无法办到。

  除非,能设计出转炉。

  现在这个小高炉,说白了,就是一个大号一点的坩埚。

  “不着急,慢慢来,现在的技术提升,已经极大方便我们了。”朱棣说话中,看着小高炉前的一个个水力驱动的滚轮装置。

  一块方形的铁,经过预热烧红后,通过一组组滚轮,一个个孔洞挤压后,最终变成一根圆圆的铁棍。

  最后一道工序中,设置了一道水力闸刀。

  长长的铁棍,抵达尽头,被铁板挡住时,触发闸刀机括,闸刀落下,将铁棍剪切成来福铳铳管的标准长度。

  无论是刚才的铁皮制作过程。

  还是此刻的铳管铁棍制作过程。

  其实,已经有了一丝,轧钢的雏形。

  “王爷,现在遇到了点麻烦事情……”

  朱棣闻言回神,扭头,笑问:“什么麻烦事情,咱们发展这么好,还有麻烦?”

  蒋进忠苦笑,“今年为了满足大明那边的需求,咱们这边十分忙碌,上午、下午两班倒,其他工坊还好,高炉这边,遇到了一些麻烦,首先是衣服,匠人们一直坚持穿的长衣,在工作中越来越拘束,最终慢慢接受了咱们军中分体式的衣服,可头发这件事很麻烦,冶铁厂一个年轻人,嫌头发长太热,而且冶铁厂尘土又特别大,头发长太不容易打理,这个年轻人就剃了个光头,年轻人的老父亲生气之下,就把这个年轻人腿打折了……”

  “其实,这个年轻人剃光头,臣让人偷偷鼓动了,就是想借助他,试探一下,咱们定下的新风尚能不能被接受。”

  “进忠……”朱棣哭笑不得拍了拍蒋进忠肩膀,“你对咱们工业区各个流程,都了若指掌,这证明,你不是天天坐在官衙内的官老爷,你是真的深入一线,踏踏实实的干了,不然,你不可能了解的这么详细……”

  一些细节,若是没有干过,就不可能像进忠这样了解的详细。

  “在这件事上,证明你没有官僚风气,但在新发饰上,你犯了官僚主义,推动一件事,我们不带头,鼓动别人去试探风向,你这不是官僚是什么?”

  “我这次回来,就是彻底解决这件事的,咱们对父母孝不孝顺,不看咱们得头发,雍鸣跟着我回来,已经提前回王府通知王妃了,王妃已经在准备,我回去后,王妃会先给我剪发,然后再给雍鸣,我们父子带头!”

  “随着发展,我们一些传统的东西,一定要打破,也一定会被打破,不打破,我们就无法适应发展,会因为我们的原因,导致发展停滞。”

  “朝廷的金陵工业区,有整个大明支持,有广阔的市场,为什么只能保持一个勉强收支平衡?为什么根本不敢扩大冶铁,因为扩大,官僚多了,不利于监督贪腐,在一种陈腐的官僚风气中,工人干着脏活累活,立功了,功劳是官僚的,没有积极性,生产效率低下,生产越多,必然亏的越多,哪怕有广阔的市场,都一样……”

  大明现在遇到了几乎和清朝洋务运动一模一样的问题。

  广大农民缺乏铁制农具,拥有广阔市场的条件下。

  冶铁厂规模越大,竟然会发生亏损越大的诡异情况。

  “一些限制生产,限制发展的,已经无法紧跟时代步伐的传统,我们要首先去做垂范,去打破!”

  “你知道,为什么,咱们工厂的年轻人,就敢提出剃光头吗?虽然你鼓动了,但这个年轻工人,本身首先就有这种想法,所以才会被你派的人鼓动。”

  “因为咱们得工坊是雇工身股制,咱们有一套明确、详细的奖励体制,工厂盈利越强,工人们分到的越多,所以,当制约生产效率的事情出现时,工人就有积极性去打破!”

  “咱们的小钢炉,制作铁皮的水力滚轮……之所以创新发展如此快,就是因为,咱们工厂内的每一个人,积极性都很高!”

  “现在,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一强大的传统,压制了积极性,破茧只缺最后一点点力量了,这点力量,依靠下面的百姓,已经无法完成,该我们这些人去发力了,这蚕茧破开后的产物,就是一只色彩缤纷,美丽的蝴蝶!”

  “此时不发力,更待何时?”

  “此事,我们不发力,我们这些人就是尸位素餐的官僚!”

  ……

  蒋进忠听闻后,郑重点头,“王爷,我明白了!”

  ……

  王府。

  乌云琪格抱着金豆子,娜仁托娅站在旁边,看着徐妙云在准备热水、剪刀。

  乌云琪格惊讶道:“嫂子,我义兄他真的要剪发?”

  她可知道,中原人把头发看的多么重。

  就是胡须,一旦蓄须后,修剪胡须都得看黄道吉日。

  头发更是重要。

  娜仁托娅忍笑道:“也不知,四叔剪发后,会有多丑。”

  “才不是!”

  已经八岁的小祈婳,顿时不高兴了,“托娅阿姐你胡说,我阿爹剪发后,肯定更英俊潇洒!”

  话罢。

  扭头看向雍鸣,“阿哥,阿爹还没回来,你先剪吧?”

  噗!

  咯咯……

  徐妙云、乌云琪格、娜仁托娅顿时笑的前俯后仰。

  雍鸣无奈翻白眼。

  娜仁托娅轻轻戳了戳小祈婳额头,“祈婳,你可太古灵精怪了。”

  这小丫头。

  口口声声说四叔剪发后更英俊潇洒。

  转头就鼓动自己阿哥先剪。

  分明就是拿自己阿哥做实验。

  要是不好看。

  小丫头肯定哭着阻止四叔剪发!

  ……

  剪发其实不单指剪发,而是在适应发展情况下,一种突破传统枷锁的蝶变,代表传统枷锁。

  这个情节我会稍微细写一下,因为这个情节,对于工业化而言,其实挺重要的。

  最后,在能不能向各位书友老铁们,求一下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stxt.cc。优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ystxt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